SIPIC|ARTiSTORY受邀至上海科技馆开展主题培训
时间: 2025-11-14 点击率: 0
11月11日,SIPIC|ARTiSTORY作为文博文旅领域IP品牌体系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企业,受邀于上海科技馆文创中心开展文旅文博IP品牌体系化建设主题培训活动。
.jpg)
艺述事管理合伙人于飞以“文博文旅IP品牌体系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题,聚焦文旅文博IP品牌的核心价值构成与商业化路径、品牌体系化建设、文创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进行系统分享。
培训中,于飞以“理论+实际案例”的形式,结合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IMC)理论框架,围绕博物馆品牌建设的现实困境,从理论落地场景化、管理维度体系化、内容资产实操化、知识产权闭环化等创新点切入,结合敦煌文创、蓬皮杜中心、上海科技馆等前沿实践案例,层层递进拆解文旅文博IP品牌体系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点。
博物馆品牌标准手册 是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落地的重要载体,其对内统一传播基准,对外保障品牌一致性,除传统博物馆体系内的研究、策展、教育、宣传等部门的作为协同操作标准以外,博物馆内新设置的负责对外协作传播的核心部门,如文创中心等智能中心,手册在四大类外部协作中发挥着核心指导作用。
品牌标准手册体系化工作在上海天文馆、敦煌文创、大英图书馆及蓬皮杜中心为代表的国内外前沿机构得以全面或局部实施,为手册从编制到动态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宝贵的案例印证。
近年来,艺述事与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型合作关系,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双方携手赋能,借助各自优势资源,整合科普教育资源,探索数字文创、科普资源展示、科普教育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形式,打造“羲和逐日”、“陨石人格”、“行走的天文馆”等IP主题图库,共创科技馆科普文创新业态。
作为上海天文馆的IP运营方及图库设计合作方,艺述事一直致力于凝聚上海天文馆的精神,转化成公众的情感价值,从内容梳理到图库开发,再到产品打造和场景打造,努力围绕上海天文馆IP在馆外打造场景,通过IP运营的赋能方式,以无限为有限,化无形为有形,真正意义上使上海天文馆成为突破物理边界的博物馆。
培训分享过程中,于飞也指出可持续发展(ESG)的重要性,以及文旅文博IP品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文化艺术IP的可持续发展共创模式是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文博文旅I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框架。通过系统性管理,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共赢,其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
博物馆的品牌建设绝非简单的视觉设计或零散的营销活动,而是一项需要上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的系统工程。要求博物馆实现理念、行为、视觉与资产管理的“四位一体”,从被动的文化守护者转变为主动的价值共创者。
无论是博物馆文创的体系化生产,还是对外的品牌授权,本质都是博物馆品牌价值新生的一部分。
此次培训紧扣文博文旅品牌体系化建设工作需求,内容务实、指导性强,为博物馆应对品牌碎片化、内部协同不足、传播效能低下及资产转化低效等核心挑战提供创新思路。
培训最后于飞强调,文博文旅IP品牌授权运营的目标应当是:最广泛的传播文化内涵、最有力的赋能品牌、最先进的体现创意设计力量、最坚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落地的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大程度的提升系列IP品牌的价值,最终与被授权方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