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首页  >  媒体中心  >  集团新闻

新诤信参加第三届化工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论坛,携手行业共筑知产保护新生态

时间: 2025-04-11 点击率: 69

2025年4月10日-11日,“第三届化工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创新引领化工前行,知产助力发展续航”为主题,吸引了200余位化工企业代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化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前沿议题,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论坛围绕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司法政策、专利保护策略、商业秘密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典型案例,分享了化工领域知识产权布局、侵权风险防控的实践经验,为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诤信作为合作伙伴深度参与此次论坛,并在现场充分展示了服务团队在化工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成果与专业能力。

新诤信亮相展台,赋能化工知产保护

作为论坛合作伙伴,新诤信在会场设立展台,与参会嘉宾深入交流,重点分享了专业团队在化工产业商业秘密保护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司法案例与行业痛点,新诤信团队深入剖析,指出化工产业商业秘密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技术信息为核心商业秘密资产,配方工艺易泄露。化工企业商业秘密多集中于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设计参数等核心环节。例如在“卡波”案中,技术人员非法拷贝配方与工艺技术,直接导致竞品侵权生产,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2)经营与技术信息往往交织在一起双重泄露。客户名单、定价策略等经营信息常与技术秘密共同构成侵权。例如中天电缆案中,离职员工同步泄露生产工艺与原客户资源,双重泄密行为会进一步加剧企业损失。

3)人脑记忆是常见泄密隐患。技术人员凭借经验记忆复现生产工艺的现象较为突出。如“LS-1涂料”案中,离职员工仅凭人脑记忆就可以指导生产竞品,无需书面资料即可完成技术转移,给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带来极大挑战。

4)技术是否实质相同是争议焦点。约1/3案件需司法判定侵权技术是否与原告技术“实质相同”。“香兰素”案中,法院通过工艺细节(如缩合塔串联数量差异)进行比对,最终认定侵权成立。

基于上述特点,新诤信团队提出化工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工作应把握以下要点:

1)明确商业秘密范围:覆盖工艺流程、配方单、实验记录、专用设备图纸等关键内容,并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等级商业秘密采取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

2)强化人员风控:鉴于员工泄密占比超80%的现状,企业应通过保密协议、权限分离(如配料与投料岗位隔离)、信息编码化(物料ID)等措施,降低泄密风险。

3)完善保密措施:保密措施应具备有效性,能够防范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具有可识别性,例如让员工明确知晓自身保密义务;适当性,能够与行业特性相适配。

4)提高司法鉴定成功率:综合运用环评报告、专利文献等多种取证手段,灵活采用时间线推定、成分推定工艺等方法,破解司法鉴定难题。

创新驱动发展,知产护航未来

本次论坛为化工行业搭建了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的高效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创新保护”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联动。新诤信作为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机构,将持续深耕化工领域,以专业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